學琴=中產﹖

最近有家長問了以下兩條問題﹕

1) 為何絕大部分家長選擇一門藝術給子女時,都會選擇音樂,而不是繪畫或其他?
2) 為何學鋼琴比起學其他西洋樂器流行﹖

答案可以很淺易﹕“音樂考試與比賽較繪畫比賽流行﹐指標比較容易定位。” “鋼琴老師容易找﹐琴行也梗有一間o係左近。”

但我想嘗試換個新角度回答問題。如果我說﹐問題的根源與經濟與社會有關﹐你會否覺得我誇張﹖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普遍貧窮﹐生於那個年代的孩子﹐絕大部份都沒有機會學樂器。到了這班孩子投入社會的時間﹐剛好是香港經濟起飛的美好時代。他們組織家庭﹑生兒育女﹔雖然節儉﹐但他們有能力投放適當的資源在子女的教育上。除了基本的學費開支﹐中產家庭都能騰出金錢給子女參加課外活動﹐通常是體育和藝術。

他們通常會選擇學西洋音樂﹐而且絕大部份都會選擇鋼琴。音樂教育的文獻有提及過這種用樂器來證明社會階級提昇的說法。從前﹐只有上等人才有能力買一部鋼琴放在家﹔到了今時今日﹐鋼琴差不多可以代表中產家庭。一套畫畫工具﹑一把二胡或一套芭蕾舞裙不能如一座巨型的鋼琴般實在地標籤一個家庭在經濟上的改變。

請不要誤會﹐我不是說﹐當天我父母送我學鋼琴和辛苦儲錢給我買鋼琴﹐只是為了要證明自己是中產。我要說的是從音樂教育去剖釋一個社會轉型的現象﹔其實不只在香港﹐這現象在各國都有發生。

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紀﹐我們這班當年糊裡糊塗地被父母送去學琴的一代長大了。我們面對自己的子女的音樂教育抱著什麼態度呢﹖也許另一個轉型正在啟動。中產的社會已定型了多年﹐新一代的父母不必用一部鋼琴去證明他們的階級﹔他們學過音樂並知道要學西洋樂器﹐鋼琴並非唯一選擇。所以近年﹐我們會看到其他西洋樂器的冒起﹔中樂團也開始在不少學校內定位。這證明這一代家長對音樂教育的認識與接受程度高了。

對於這現象﹐我覺得很鼓舞。音樂樂器教育在香港能在數十年內從小眾走進大眾﹔人們開始明白音樂的好處。但願基礎音樂教育的目標也能趕快重新定位﹐令認識音樂成為一種基本的文化和權力。

(Note: The article "Why piano?" from this blog also tackles the same question. Please refer to it if you're interested.)